键合(Bonding)是半导体制造和封装中的关键工艺,用于将不同材料或芯片永久或临时连接,以实现电学互连、机械固定或热管理。根据键合原理和应用场景,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键合技术分类及原理
1. 阳极键合(Anodic Bonding)
原理:在高温(300-450°C)和高压电场(200-1000V)下,硅与玻璃(如Pyrex)界面发生离子迁移(Na⁺向阴极移动),形成Si-O-Si化学键。
优点:密封性好,适合真空或气密封装(如MEMS陀螺仪)。
缺点:仅适用于硅与特定玻璃材料。
应用:MEMS压力传感器、惯性器件、微流控芯片。
2.共晶键合(Eutectic Bonding)
原理:利用低熔点共晶合金(如Au-Si、Au-Sn)在加热时熔化,冷却后形成牢固连接。
例如:Au-Si共晶点在363°C,远低于纯金(1064°C)和纯硅(1414°C)的熔点。
优点:导电/导热性好,适合高功率器件。
缺点:需精确控制温度和合金比例。
应用:激光器封装、功率电子、射频器件。
3.胶粘键合(Adhesive Bonding)
原理:使用环氧树脂、聚酰亚胺等胶粘剂贴合芯片或晶圆。
类型:
临时键合(Temporary Bonding):用于超薄晶圆加工,后续可剥离(如激光解键合)。
永久键合(Permanent Bonding):用于低成本封装。
优点:工艺简单,适应多种材料。
缺点:导热/导电性差,长期可靠性较低。
应用:MEMS封装、柔性电子、临时载板工艺。
二、键合技术的应用场景
1. 3D集成与先进封装
芯片堆叠(3D IC):通过Cu-Cu热压键合实现垂直互连(如HBM内存)。
硅通孔(TSV):键合工艺用于TSV晶圆的临时固定与永久封装。
2. MEMS与传感器
气密封装:阳极键合制造真空腔体(如加速度计、红外探测器)。
生物芯片:胶粘键合封装微流道。
3. 功率电子
SiC/GaN器件:共晶键合(Au-Sn)解决高导热需求。
三、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
1. 挑战
异质材料键合:硅与玻璃、化合物半导体(如GaN)的CTE不匹配导致开裂。
低温键合:避免热损伤(如CMOS器件对温度敏感)。
纳米级对准:3D IC要求键合对准误差<1μm。
2. 趋势
混合键合(Hybrid Bonding):
结合直接键合(SiO₂-SiO₂)与铜互连(Cu-Cu),实现高密度3D集成(如台积电SoIC技术)。
激光辅助键合:局部加热减少热影响区。
自组装技术:利用化学修饰表面实现自动对准(如DNA定向键合)。